在上世纪50年代,导弹万能论获得了许多人热烈追捧,尤其是在传统火炮、枪械的作战效率显得逐渐低下的背景下。以苏军为例,二战期间他们仅仅在炮弹消耗上,就用掉了大约4.2亿发,这些弹药的生产不仅耗费了大量资源,而且在战场上对其消耗的效果也未必理想。导弹的出现为军事作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尽管单价较高,但高效率意味着战斗中的消耗远低于传统武器,这反而能节省大量的军事开支,同时提高士兵的安全性。正因如此,很多人认为导弹将在海、陆、空领域全面取代传统火炮。
F6D效果图展示
这一思路迅速影响了武器装备的研发方向,坦克、军舰以及战斗机等设备的功能和价值也发生了变化。它们不再过度依赖传统的装甲和火炮,而是逐步转变成可以灵活携带导弹的机动平台。在1950年代末期,美国海军提出了研发新型舰载防空战斗机的计划。这种新型战机将只配备远程空空导弹,能够以航母为中心执行长时间的巡逻任务。到了1960年,道格拉斯公司获得了这一研发合同,开始着手开发F6D战斗机。
展开剩余70%F6D与F3D的关系
虽然F6D与道格拉斯公司早期开发的F3D战斗机在外形上有些相似,但实际上二者没有直接联系。F6D在动力系统和武器配置上都有着巨大的差异,它被设计为一款亚音速的防空战斗机。可以说,F6D的设计完全是围绕远程空空导弹的需求展开的。
F6D的武器系统
F6D的主要武器是6枚挂载在机翼下的AAM-N-10“鹰”远程空空导弹。这种导弹自1957年开始研发,属于亚音速重型远程空空导弹,重290千克,长达3.53米,采用十字形弹翼设计。为了提高导弹的发射速度并延长作战半径,导弹可加装额外的助推器,使其最大飞行速度达到4.5马赫,尽管这会使导弹重量增加到582千克。AAM-N-10导弹通常配备高爆弹头,原计划还会配备W42战术核弹头,但这一计划在1961年被取消。
AAM-N-10的制导系统
AAM-N-10导弹在发射初期采用无线电指令制导,由战机引导导弹在高空进行节能飞行。当导弹接近目标后,制导模式切换为主动雷达寻的模式。这套雷达系统源自另一种地空导弹系统。F6D战机搭载的雷达系统为西屋电气公司开发的AN/AP1-81脉冲多普勒雷达,能够有效探测轰炸机等大型目标,最大探测距离为120英里(约190千米),并且可以在80千米内同时跟踪最多8个目标。值得一提的是,装有助推器的AAM-N-10导弹在最远可达160英里(约260千米),这已经超出了战机机载雷达的制导范围,但不必担心,舰载预警机可以为其提供更强的引导能力,确保导弹接近目标时准确切换制导模式。
F6D的设计与性能
F6D战机在舰载机中算是体型较大的类型,设计时的空重为22680千克,机长16米,翼展为21米,且需要3名机组成员来操作(飞行员、副飞行员和雷达操作员)。该机的动力系统由两台普惠TF30-P-2涡轮风扇发动机组成,每台发动机的推力为10200磅。尽管F6D的设计侧重于导弹搭载平台,因此对速度的要求不高,理论上它的最大飞行速度为880千米/小时。考虑到其主要任务是携带导弹进行核打击,该机的发动机在节能方面表现出色,可以使战机在距离航母150海里(约280千米)内持续巡航达6小时。
F6D项目终止的原因
然而,F6D项目于1960年12月被宣布终止,且在此时连原型机都未开始建设。这并非意味着“导弹万能论”彻底失败,而是该项目涉及的技术过于复杂。包括飞机的发动机、雷达、远程导弹以及舰载预警机等配套技术的开发都需要大量的新技术支持,这不仅会导致战机的可靠性降低,同时还使得研发成本变得不可承受。此外,反对者提出的实战问题也不可忽视——在导弹消耗完之后,F6D战机将不得不返航,而此时它的低速和较大的体型使其容易成为敌方的靶子。尽管F6D项目最终被终止,但其中的部分技术仍然被应用于其他飞机。例如,F6D所使用的TF30发动机后来被广泛应用于F-14和F-111战机。
发布于:天津市